7月3日,中國汽車報社與德國蓓睿適管理咨詢公司(Berylls Strategy Advisors)聯合制作的2020年汽車零部件企業“雙百強”榜單在線上發布,此次榜單以3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2019年營業收入為唯一依據進行排名。
全球榜單顯示,博世、大陸、電裝三大零部件巨頭穩居前三,中國地區榜單中前四名也較為穩定,分別為濰柴集團、華域汽車、北京海納川以及均勝電子。
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在發布會上表示,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評比已持續6年,從榜單中可看出2019年國內多數百強企業利潤均有同比下降,說明行業總體承受著較大的下行壓力。
“前100強供應商的收入增長了4.3%。”德國蓓睿適管理咨詢公司合伙創始人Jan Dannenberg表示,雖然前100強供應商在2019年的收入達9180億歐元,但2019年的盈利能力卻持續下降。“平均利潤率已經下降到6%,我們非常關注2020年,利潤會進一步下降,同時收入也可能隨之下降。”
榜單顯示,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整體收入同比2018年增長10.96%,53家企業收入增長,但只有30家實現利潤增長,行業平均凈利率4.53%,和國際零部件公司6.7%的平均水平還有一定差距。
不過羅蘭貝格認為,未來幾年,中國汽車供應商的行業地位將有所提高,特別是在電動化領域以及移動出行領域。報告顯示,在過去的幾年里。中國汽車供應商許多的并購行為大多較為成功,為企業帶來了大幅增長,“已經成為了汽車工業供應鏈中的一個重要部分”。
在2020年全球百強榜中,共有11家(去年為8家)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入選,分別是濰柴集團、華域汽車、海納川、均勝電子、寧德時代、中航汽車、廣汽零部件、玉柴集團、中策橡膠、中信戴卡、法士特集團。其中,濰柴集團零部件業務收入總額以2164.67億位居國際百強榜單第8位。
從整體趨勢上來看,企業的研發投入大幅增加,同比2018年研發投入增長33.85%。尤其是新能源、智能駕駛以及核心動力總成的技術投入,相關企業研發投入均超過收入的8%,四維圖新2019年研發投入甚至達到收入的51%。
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黨委副書記、副董事長、總經理、《中國汽車報》社社長辛寧坦言,汽車零部件企業在未來發展中需要特別注意以下4個方面:
1.力戒急功近利,著力強化對基礎產業的支持力度;
2.在汽車核心技術領域,如發動機、變速箱、電控系統等領域進行摸底排查,對取得顯著成果的企業予以重點扶持:
3.針對核心技術(發動機、變速箱、汽車零部件、電控系統、智能網聯等)進行系統的技術分類,組織攻關;
4.建立開發自主創新知識產權體系,在電池材料、加工工藝、核心設備等方面重點突破,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。
附:202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
2020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 來源:中國汽車報社
2020年中國零部件企業百強榜 來源:中國汽車報社
來源:未來汽車日報
作者:程瀟熠